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行情 >  >> 
靖西:盛夏时节好“丰”光 瓜果飘香富民兴

时间:2023-07-28 10:38:03    来源:人民融媒体

近年来,靖西市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,努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。盛夏时节,在广袤的边陲靖西大地,葡萄、百香果、桂花梨、西瓜等众多时令瓜果成熟上市,瓜果飘香,又是一年丰收的景象,“瓜果经济”促农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

颗颗甜蜜果,串起村民增收致富路。近年来,武平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助农增收为重点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抓手,打造两条“纵线”特色产业带,组织专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,在多纳村建立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自发种植的3000多亩葡萄产业园,年产值4900多万元,采取“园区+农户”种植模式,出台各类奖补政策,激发果农种植积极性,并通过精品水果的生产示范,结合园区观光游览、休闲体验等,凭借近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,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果香四溢、产品丰富、环境宜人的生态农业示范园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武平镇多纳村参战老兵葡萄种植基地,一串串翠绿的阳光玫瑰青提缀满枝头,颗粒饱满、青翠透亮,品相优越。几十个工人正在熟练地用剪刀进行采收,好一幅产业兴旺的景象。

在葡萄园务工的基本都是附近的脱贫户,每天1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让他们实现赚钱顾家两不误。

“我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共130亩,产量大概有10万斤,同时园区推进一、三产业融合,促进农旅融合发展,让大家能够体验采摘尝果的乐趣。”参战老兵葡萄园负责人魏松介绍,通过线上+线下销售方式,提前抓好葡萄产销对接,引导种植户与渠道商无缝衔接,提前开启预订模式,推动多纳葡萄走出大山,销往全国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圆圆西瓜甜,铺就乡村振兴“甜蜜路”。近年来,新甲乡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和发力点,充分发挥地域优势,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重点打造蔬菜、西瓜等绿色生态产业,采取轮作种植模式,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,以市场需求为导向、以提高农作物品质为基础,通过提供技术支持、拓展销售渠道、政策帮扶等举措,鼓励和引导农户发展经济作物种植,引导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、特色农业转型升级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。

近日,在新甲乡峒平村梁峰户西瓜地里,一个个浑圆饱满的西瓜掩映在藤叶之中,长势喜人。“我种山地西瓜已经有十余年了,每年基本种植10亩西瓜,今年价格稳定,收入约10万元左右。”村民梁峰高兴地说。

峒平村土质好、温差大、光照足,历来就有种植山地西瓜的传统,种出来的瓜皮薄且入口即化、口感甜爽、个头匀称,很受客商的青睐也深受消费者喜爱。“全村今年一共种了2100余亩山地西瓜,参照去年的西瓜行情,今年的西瓜收购价格有可能突破每斤1.5元,又将是一个丰收年。”峒平村党支部书记何开成介绍。

小小百香果,抢鲜上市村民采摘忙。近年来,靖西市因地制宜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,通过引进并推广糖度高、结果多、抗性强、适应好、品质优,深受消费者钟爱的黄金百香果优良品种钦蜜9号进行种植。采取“党支部+龙头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。2023年全市百香果种植面积约2.2万亩,当前开始成熟上市,果品远销广西区内外。

走进同德乡东球村百亩钦蜜9号百香果种植基地,绿藤下一个个外形像鸡蛋一样的黄金百香果正在陆续变黄,空气中弥漫着百香果浓郁的芳香,附近的工人们忙着将百香果采摘、分级、包装、装车,上门采购的客商也早已在田间地头等候,基地一派繁忙景象。

“今年基地全部种植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,并在果田间套种大豆,聘请一名农技师到田间地头来进行种植技术指导,进行标准化种植,所产出的果子个头大,果粒丰盈,品相、品质好。”东球村党支部李大尽说。

据介绍,2019年开始,东球村依托独特的气候、地理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百香果为主导的特色种植,采取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的方式,把群众的闲置田地流转到合作社,统一规划种植,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又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。今年,该村按照早种植、早结果、早上市“三早”方式种植百香果100亩,预估产量80吨,产值近100万元,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35万元收益,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。(骆俐羽)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